曾經有一次,某位朋友跟我談到運動圈的性別議題,不知道怎麼搞得,我們突然開啟了這樣的對話...

我說:『那我請問你,我是男還是女?』

他打量了一下我以後,跟我說:『你是男的,還是一位男同志,而且你們的婚禮就是一個男同志婚禮。』

隨後我跟他說:『你何以見得我是男的?還是一位男同志?又,我們的婚禮為何是男同志婚禮?』

他說:『因為你的舉止像男的,雖然帶點妖氣,但打扮就是一個男人,加上你性傾向是男的嘛~所以你是男同志,那婚禮自然也是男同志婚禮。』

我說:『這樣啊~那我問你一下,打扮是男的所以是男的?意思是男生該有男生既定的行為舉止囉?』

他說:『對啊!難道不是嗎?』

我說:『首先,衣服的性別定義是人們給的,為何我穿男裝就是男的?而不是我穿男裝我仍然可以是女的呢?另外,我想你完全忽略了我的性別認同,我不認為我是男的,也不是女的,我就是一個不男不女的存在,又或者說,我現在是男的,下一秒是女的,就算我有一根屌,那屌的定義也是來自人們,我完全不想去鳥那些鬼定義,所以,我既然不是男的,又為何是位男同志?更不用說我的婚禮是男同志婚禮,正確來說,應該說是異性戀婚禮。』


運動是為了打破現行框架,然而,我們有時候會不自主地陷入這些框架與定義中,甚至是我們常常說別隨意定義他人(性別、性傾向、性別認同等)及貼他人標籤並看見與尊重更多族群,但,往往事實有時候並非如此。運動者有時候仍會一不小心地掉入框架與定義裡,甚至有些運動者一手高舉打破框架,另一手卻不自主的去定義他人貼他人標籤,彷彿不把其他族群貼上與自己一樣的標籤就是一種不合群的象徵,而實際上,這樣的舉動就是某程度的不願看見多元,僅一昧要求看見自己,卻拒絕看見更多族群。


框架來自人們,定義也來自人們,打破框架與定義就必須從自身觀念開始.....


迷女裙就是女裝?西裝就是男裝?

動作大開大放又粗魯就是男的?斯文秀氣又陰柔就是女的?

穿裙子又動作大開大放的就是男扮女裝?穿西裝說話秀氣斯文就是女扮男裝?

有屌就是男的?有屌又性傾向是男的就是男同志?

有陰道就是女的?有陰道又性傾向是女的就是女同志?


請想想,是否有更多性別光譜上的族群仍未被看見

最後,我是酷兒,我的性別我決定,請別定義我的性別,我就是一個不男不女的存在。
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酷兒 性別自主
    全站熱搜

    Hu Sheng Hsi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